欢迎您进入中国数码摄影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查询]
 
重磅推荐
查看: 630|回复: 2

浅谈环境人像【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8 05: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靳国勋 于 2012-4-23 04:18 编辑

环境人像”,顾名思义,就是在拍摄人像的时候,纳入了一定的环境元素。这似乎是现在人们对“环境人像”的理解。而当初这个名称产生的时候,是有着严格的定义的。


 “环境人像”的首创者是美国摄影家阿诺德•纽曼(1908——)。 他喜欢把被摄入物被安顿在体现他们职业特点的典型环境中,成为人物身份、性格的有机表述。1946年,28岁的纽曼给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创作一幅肖像作品,拍照时,他选了一架钢琴做背景,把人物安排在左下角,让钢琴占据了绝大部分画面,被当时的报纸评论说:“这张照片大概是所有人像作品中被摄人物‘占面积’最小的,却安排得非常贴切风趣。”


    在这幅作品中,纽曼通过形象大小的对比、影调浓淡的对比,很好地突出了人物的职业特点,又表现出了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潜心创作时的精神风貌,尤其是成功地刻画出了作曲家特立独行的为人风格,似乎使人们听到了斯特拉文斯基那独特的音乐风格。照片一经展出,便受到人们的认可和赏识,也成为阿诺德•纽曼的成名作。


    随后,他陆续拍摄了艺术家达利、画家毕加索、演员玛丽莲.梦露、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尼克松、艾森豪威尔等名人,名声大噪。他的特殊本领是:能在瞬息之间找到人与环境的最佳结合方式。在照片中,他留给环境的空间总是远远大于给所拍人物的位置。只有为布勒松所拍的肖像例外,那是一张用中焦镜头从远处吊过来的人像,仿佛就是要让人看看这位善于隐身的摄影家真正的面目。

  由于纽曼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对环境与人的关系富于创意的安排,他的作品获得了很高的声誉,成为《生活》、《时代》、《幸福》、《哈泼广场》等大杂志最欢迎的摄影家之一。“环境人像”也成为摄影师们广泛采用的方式。

    我们通过研究阿诺德•纽曼的作品,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所谓“环境人像”首先必须是一幅人像或者肖像作品,是以表现和刻画真实人物的面部特征和精神心理等为主要创作目标的,而不是人物身份模糊的艺术照片或普通工作现场照片,也不是以反映事件为主的作品;
  二、 “环境人像”中的环境必须与人物所从事的职业有关,能够显示人物的职业特征,或者与人物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反映环境对人物性格、形象的形成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三、进入镜头内的环境元素必须是创作者精心提炼、选择出来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视觉符号。
  四、因而,了解被摄者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特点,是“环境人像”作品构思的重要的依据。


    正点论坛的作者大鸟介绍他的体会和经验时说:
  “环境人像有着特殊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因为,人们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往往能够流露出自己最真的一面,这样读者便能够更加具体直观地了解被摄者,由于环境的存在,使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耐人回味。
  在环境人像摄影创作中,我一般采取的是摆、抓结合的方式。在走街串巷、穿堂入室寻找被摄对象的同时,对途中一些较好的环境与场景,早已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待找到满意的被摄对象时,我会在征求他的同意后,将他安排在我选定的环境中,按照构思进行拍摄。有时我也会因地制宜地将现有的的场景处理成我想要的场景,把一些“刺眼”的东西搬开。
  总之,我会尽可能将那些典型的人物安排在典型的环境中进行拍摄。在实在无法拍到理想画面时,我会多拍一些素材,最后,在电脑里安排他们。”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和广大摄影爱好者的加入,他们不愿意再受到上述定义的束缚。在他们看来,“环境人像”就是“环境”加“人像”,或者“人像”加“环境”,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因此他们的拍摄更加随意,镜头内主角的身份是模糊不清的,周边的环境也是随心所欲的。从鼓励创新的角度讲,这无可厚非。应该承认,他们的作品,带来了自如的清新之风。


    笔者在这里只想提出一个建议,就是希望能够做到人景交融。其中有几点含义:
  1、你今天给你的MT定位是什么,你给他/她所选择的环境就应该是相符的;
  2、环境要为衬托人而入镜,而不是相反,否则就成是“风光片”而不是“环境人像”了;
  3、环境与人物要有机地结合,不要人归人,景归景,各不相干。
  最后还是引用阿诺德•纽曼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吧。他说:“我宁可在尝试中失败,也不愿意沉湎于单调的规则里……希望在尝试中寻找新的手法或建立新的观点来表达我个人的意图,扩大我的艺术领域。

发表于 2012-4-8 09: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清楚?
发表于 2012-4-8 12: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环球数码摄影网 ( 京ICP备10207337号 )

GMT+8, 2024-4-19 07:36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协会理事团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协会QQ群


摄影创作团客服QQ:914276518 图片后期客服QQ:1614721425 摄影线路客服QQ:1652860777 论坛管理员 QQ:281237288 协会办公室 QQ 953622455
电话: 010-60789008  手机 15330216677 邮箱: cd-pa@163.com 李济山老师 QQ:245422381 手机:13910696834
中国数码摄影家协会 官网 www.cd-pa.com 地址:北京昌平区回龙观东亚上北12号楼2单元2006室
网站备案信息:京ICP备12028442号-1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715号 号,公安局备案号:京公安网安备 11011402000193 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