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中国数码摄影家协会![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查询]
站内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摄影资讯 > 摄影新闻 >

摄影师 张洪(图)

来源:天津网-数字报刊 作者:周娜 侯成成 时间:2010-09-07 09:35:54

\


他喜欢用镜头在大自然的风光中寻找与心灵的契合,在摄影中淡淡渲染抒发自己的情感,希望能通过作品把美丽与愉悦传达给欣赏生活的人们。他就是天津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武清区摄影圈内颇有知名度的张洪。

1962年张洪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小的时候,相机对于他是一件遥不可及,但做梦都想获有的昂贵物件。十一二岁的时候,一次陪同学去照相馆照相,他好奇于那个大木箱子,心里渴望着这个神奇的魔箱什么时候也能让他鼓捣鼓捣。1976年,张洪终于有了接触相机的机会,那年他已上初中,同学中有位叫李宝义的家里居然有一台“珠江”牌老式相机。这可把张洪给羡慕坏了。他开始有事没事地缠着小宝义,两个人在一起摸摸这个钮,按按那个钮。时间久了就想“真刀实枪”地按动快门儿,欣赏自己拍出的照片了。从那时起,两个人一分分地积攒硬币,买摄影入门书籍和胶卷,终于拍出了他们的第一张照片。1982年,高中毕业的张洪被分配到税务部门工作。当时,他的一个高中同学毕业后,干起了走街串巷给人照相的生意,张洪业余时间就自发地忙前忙后给人家打下手,拍片、冲卷、洗片,跟着忙活得不亦乐乎,经常一干就到后半夜。

摄影是“瞬间艺术”,但瞬间艺术却定格了张洪的一生。每逢假期,张洪一准儿会背起相机“离家出走”。2004年,他一个人到坝上采风,恰巧遇到同样爱好摄影的天津市长城数码影像中心的李克玲经理,张洪非常高兴。从此,他便常常与对方结伴出去拍摄,从中学到了不少摄影技术。为了能和更多的人交流与探讨,2005年4月他与人组建了“视野”摄影沙龙,请来了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李瑞雨点评沙龙成员的摄影作品。在李瑞雨引导下,沙龙成员有幸结识了“抓拍之王”常津生等摄影界大腕级摄影家。在他们的指点下,张洪明白了摄影者不仅要有精湛的摄影技巧,更要有文化的深层积淀。为此,张洪不仅阅读摄影方面的书籍,还借阅了很多绘画类书籍。在不断的积累中,他的作品从单纯的唯美追求走向具有深层的意蕴、让人感受到有一种向深层挖掘的可喜努力。

为了摄影,张洪付出了诸多艰辛和心血。2007年8月,“圣帕”台风在大陆沿海登陆。那天,张洪随摄影团正在福建一个峡谷采风,天空乌云滚滚,像恶魔拖着无比巨大的身躯咆哮着向地面压来。同行的人员纷纷紧急撤离,张洪考虑到台风中拍摄的机会很少,他做着最后的坚守。可是雨越下越大,再不撤离恐怕想出峡谷就难了。他只好迅速收拾器材上了汽车,雨大得超乎想象,如同瀑布在倾泻,车窗上的雨刷器忙个不停,却无济于事。山路崎岖,张洪狠狠踩着油门,可台风却顽强地追赶着他。在台风的狰狞中,他终于逃到惠安,躲过一劫。

春节时他常常是一个人开着车跑出很远路途,一心就是为了摄影。他到秦皇岛、威海拍摄珍稀鸟类系列图片,一蹲就是几天甚至半个月。天气炎热,蚊虫叮咬,他对准镜头趴在地上,一趴就是十几个小时;去东北采风,零下三十几度的低温,他不敢戴口罩,怕呼出的气体模糊了镜头。他在鼻子上贴上创可贴,使得鼻子接触冰冷的相机时不会被冻伤……

正是这摄影艺术给了张洪一股魔力,使得他把遭遇的辛酸苦辣当成了享受。背着心爱的相机,二十几年来几乎跑遍了祖国各地,从一些人们无法想象的角度,拍摄出大量雄奇险峻、意境深远的作品。

走过不惑之年的张洪,淡定、从容而老练。在他参展的作品中,《趣》获得天津市第十二届摄影艺术展优秀奖;《藏胞》获得天津市第十三届摄影艺术展优秀奖;《海鸥伴我行》获第十四届摄影艺术展优秀奖。

追求大自然美的人,大自然一定会眷顾他,张洪把瞬间变成了永恒。

 

\

关键词:

上一篇:藏族父子摄影家展同一 下一篇:吴宗其摄影作品获国际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