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数码摄影网!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查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摄影资讯 > 摄影新闻 >

鄢钢摄影作品展 不同视角书写北京东京双城记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cdpa 时间:2010-09-02 11:48:27

\

对于东京的印象,鄢钢说:“在我小的时候,每逢节假日,父亲都会给我们几个孩子做一些日本传统食品——天妇罗、炸年糕、酱汤……他喝酒的时候,一高兴还说几句日语。后来,我知道父亲年轻的时候曾在东京专修大学学习了五年。他告诉我们,周末的时候他都会骑着自行车,满东京城的转悠,东京这座城市深深印刻在父亲年轻的心里。正因为此,我从小就对东京有了深刻的印象。等我成年以后了解到日本是一个古老而现代、传统与时尚并存的国家。”

1992年,鄢钢第一次受邀访问日本,回来后,自然不忘向父亲讲述在日本的所见所闻,并把从日本带回来的一万日元交给了父亲。鄢钢的父亲非常高兴,一直说要再去日本,回访母校,看看现在的日本。但是不久,鄢钢的父亲得了重病,身体不好,一直没有成行。父亲去世以后,母亲把一万日元交还给了鄢钢,告诉鄢钢父亲一直把这一万日元保存在身边。此后,鄢钢一直珍藏着留作纪念。

\

这几年,鄢钢多次受邀到日本访问,在东京一些古老的街道、庙宇,用心探寻父亲70年前的足迹……时过境迁,鄢钢把所见到的、感受到的用镜头记录下来。

对于这个摄影展,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朱宪民深有感慨——中国摄影家将镜头对准了他并不熟悉了解的日本东京生活的人们,而日本摄影家也将视野锁定在了对他来说陌生又新鲜的国度。这种有意的错位感,本身就易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两人一个彩色、一个黑白的影像色彩处理,也萌生了一种视觉对比感。摄影家以一种旁观者或者说外来者的眼光去审视另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他的视角一定与天天面对它的人不同。或许这种不同是带有表象性的肤浅观察,或许这种不同是更为客观的直接的思考,但它是新鲜的、别样的。这种交互的观察,或许能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我们熟悉的这个环境。

\

日本与中国,虽是近邻,在历史上也曾有过多次的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交流、融合。但是两个民族还是存在差异性的。这种差异性,不仅表现在语言、文化上,同时也渗透到两国人民的生活、思想等各个方面。两位摄影家的作品中,即可看到这种不同的对比。

鄢钢与望月久,他们两人在寻找与各自母语体系完全不同的另一文化现象时,也寻找到两种不同文化的共性处。两人不约而同地将镜头对准了都市生活中的人们,同时用影像表达出了现代文明、流行时尚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传承,同时以瞬间的定格凝固了这个时代都市的变迁与生活在都市中人们的变化。这种差异中有共性,变化中有规律的编排方式,不仅是两位来自不同国家,对对方国家文化生活认知的一种对话,也为观者留下了更多的对比与思考空间。

\

这个月开始,一场名为《城市·东京-北京·不同的视角》的摄影展,在地处东京繁华闹市的银座佳能展厅开展,来自北京的鄢钢和日本著名摄影家望月久一起,各自以一名旅者的眼光,用镜头向大家描述对方的都市。

在北京,鄢钢是位广告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事业上的勤奋钻研使他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在生活中他更是随心用心。虽然工作异常忙碌,但他对社会的观察、对生活的思考却从未停止过,并且他将这种观察与思考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与表现了出来。鄢钢的镜头中,透露出摄影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瞬间定格的精准能力。

\

在东京,望月久是日本知名的风光摄影大师,在全世界许多国家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作为NPO日中写真文化交流协会的理事长,望月久对黑白影像品质的把握、黑白影调的处理,在摄影界有口皆碑。

这次,鄢钢、望月久,二人携手,用镜头书写北京与东京的双城记。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

视频新闻

\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进入后台| 招聘信息 |
邮箱:CD-PA@163.com QQ:310377425 电话:010-60789008 手机:13910696834
地址:中国北京昌平区回龙观东亚上北12号楼2单元2006室
京ICP备10207337号-1

关键词:

上一篇:曾璜:影像拍 下一篇:朱宪民:镜头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